湖北黄石有色一中德育教育形成特色
发表于2008-8-14 [转发给好友] [我要评论]
来源: 点击次数:4336 |
|
|
以德立校以情育人 每所学校都有只属于她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学校性格和气质的形成就是学校文化不断凝聚和升华的过程。黄石有色一中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激荡的现状,提出了“育人为本,求是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道德教育在育人成长中的核心地位。 鲜明的任务目标特色 黄石有色一中的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教育他们在自觉的道德判断,价值选择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该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化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大力推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协作的有效机制。 构建“人本”磁场彰显育人特色 学校积极构建“育人为本”的磁场,发挥场的辐射效应,有效地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他们建立“以境育人,以物育人”的物质场——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以“体现文化品味、现代气息和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美观、简洁、素雅、实用”为基本要求,着眼于文化氛围对师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以地域特点接受长期企业文化渗透,独树一帜。 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樱花园小巧别致、翠竹园幽静雅致;琅琅书声、琴声悠扬,橱窗、报栏、丰富多彩,力求实现“让每个景点育人,让每条名言警句激励人”的目标。 学校建立“以人育人,以人促人”的机制场——建立特色型班级管理模式。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立志、修身、博采、求索”的校训贯穿班级管理之中,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这些已成为各班进行特色型班级管理的选择重点目标。在学校文明班级的评比中,涌现出了102班勤奋努力,吃苦耐劳,质朴诚信,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无老师在场一个样,主副课一个样的自主管理特色;103班善问、喜问、好问,对老师“围追堵截”的提问的主动学习管理特色;还有106班树理想、比进步,起早一点、学习主动一点、卫生清洁一点、交友高雅一点的提升人文素养的管理特色…… 学校建立“以人育人,以情育人”的爱心场——特别关爱工程。学校培养的学生善良而不失正直刚毅,又具有责任和爱心;通过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达到育人的目的。每个学期,学校按规定为特困家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还通过德育处、校团委、学生会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学校特别设立了爱心捐款和求助贫困学生基金。311班学生宋子高,因患白血病,该班同学主动捐款2324.6元,并倡议全校师生捐款筹集到20932.1元,使宋子高同学得到及时治疗。 学校经常开展“人入其中,寓教于乐”的德育系列活动。学校每月都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进行了体验,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最终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学校是建立“依法治校,以规育人”的制度场——规章制度。多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年年被评为治保先进单位,被黄石市评为首批“安全文明学校”。 全员育人创新“学科德育”特色 学校明确提出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目标。工作中有目标和实施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考核。他们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重视体验和熏陶,形成了常规教育制度化,主题活动系列化,教育手段多样化的德育工作特色。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教师开拓德育视野,提升德育境界,丰富德育手段提供帮助。 家长委员会及家长学校搭建起了学校、家庭、社区沟通的桥梁。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育人机制,既有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又有班级的家长委员会,通过请家长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设计并组织活动,推动合力育人。 一线教师抓住课堂主渠道,从教学实际出发,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以学科知识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学会做人。 以德立校,狠抓德育,解决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动力问题和价值取向问题。改制后的黄石有色一中一定会如虎添翼,在以德立校上作出更精彩的文章。(通讯员:许菲 王铁军 王艳 2008.8.13日来源消费日报C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