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能环保企业。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各项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是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就是要实现由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转变,就是要在重化工业地区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老百姓造福。”这为唐钢股份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唐钢股份公司作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必须更加严格地用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企业,以建设人民群众幸福唐山的要求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工作。唐钢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解放思想的紧迫感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
 |
唐钢炼铁厂高炉群 |
 |
唐钢超薄热带生产线技术集成与自主创新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唐钢循环系统循环水处理区 |
 |
唐钢镀锌卷待运出厂 |
 |
唐钢厂门一角 |
解放思想是建设国际一流 钢铁企业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总结我党发展历史得出的科学结论。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水平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唐钢的发展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九五”时期,唐钢从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冲破“不搞改造是等死、搞改造是找死”的行业思维定势,大胆实施“三步走”发展规划,很快形成了500万吨铁钢配套生产能力;由此,品种结构调整,装备水平、技术创新也都有了很大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十五”以来,唐钢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提升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了“三极支撑”发展战略,以多元产权规范股份制方式,参与地方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使唐钢的技术管理优势和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有效结合,提前实现了“千万吨级大钢”目标,成为唐山市,乃至河北钢铁的龙头企业。 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建设国际一流钢铁企业,唐钢也面临着一个思想大解放的问题。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唐钢已经达到1300多万吨铁钢生产规模,进入了全国同行业第一梯队。但唐钢人仍清醒地认识到,唐钢的整体水平,包括管理理念和手段、科技含量、创新能力,以及产品品种规格质量等,还没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此,唐钢人表示,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观念,消除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盲目乐观情绪,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锐气和朝气,树立符合发展观要求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坚定不移地朝着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迈进。 抓好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唐山市正在开展的“安全整顿治污减排百日攻坚”联合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唐山对外形象、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得民心、顺民意。 唐钢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必须彻底破除过去在生产与环境、资源与发展认识上的误区,树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理念,把抓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生存的先决条件,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发挥大企业的带头作用。 在《唐钢集团“十一五”后三年节能减排工作纲要》中,笔者看到,截至2010年,唐钢集团将投入45.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其中27.5亿元陆续实施焦炉干熄焦工程、加热炉改造工程等45项节能措施,力争使集团可比口径节能量达到130万吨标准煤,全面完成河北省政府下达的标准煤节能目标任务。他们将投资17.8亿元,用于27项减排环保项目,确保环保指标全面完成。 该企业已把节能降耗减排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目前,唐钢集团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企业。由于部分能耗、环保指标和国际一流钢铁企业比较起来,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企业不能满足于和自己比进步多少、和省内企业比领先多少。翻开《唐钢集团“十一五”后三年节能减排工作纲要》,笔者看到,唐钢集团把自己的能耗指标和国际行业最好水平作了逐一对比。 2007年,唐钢集团已投资9.07亿元,对废水、废气、噪音等85个污染源进行深层次综合治理,污染物实现了达标排放,废水实现“零”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环保指标明显改善,环境状况不断好转。2007年,集团吨钢SO2排放量2.46kg,比上年同期降低0.249kg,减少排放总量3582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507kg,比上年同期降低0.513kg,减少排放量7380吨;吨钢新水4.15立方米,比上年同期降低0.44立方米,节约新水量608.87万立方米。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在全国钢铁行业中位次前移。 今后三年是唐钢集团发展的关键三年。该企业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强化能源基础管理,走管理创新节能、技术进度节能、精细操作节能、循环发展节能道路。他们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规划,并郑重向河北省人民承诺,唐钢集团节能减排工作一定要走在全省工业企业前列,带头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未来3年,唐钢集团将全面推进节能、节水、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建立铁素资源循环、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和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循环的生产体系,使资源和能源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唐钢集团高层人士告诉笔者,这些项目实施后,将直接实现每年消减烟粉尘排放量6000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3200吨,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月28日,唐钢集团核心企业唐钢股份召开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总结2007年和部署2008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将节能减排指标与经济责任制紧密联系起来。 2007年,该公司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强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装备,形成了铁、钢、钢材1300万吨配套的生产能力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节能减排体系。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节能减排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7年,公司吨钢综合能耗完成587.9公斤标煤,比2006年降低23.8公斤标煤;万元增加值能耗完成1.79吨标煤,比2006年降低0.35吨标煤;吨钢耗新水3.99吨,比2006年降低0.02吨,年少耗新水26.5万吨;水循环利用率95.44%,比2006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吨钢SO2排放量2.26公斤,比2006年降低0.07公斤,年减少排放量48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47公斤,比2006年降低0.35公斤,年减少排放量3180吨;吨钢COD年排放量0.113公斤,比2006年降低0.019公斤,年减少排放量170吨。 该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强化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二级单位及主要生产工序。各单位主要领导对节能减排总负责,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此外,公司还大力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提高余热、余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他们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分别投资500万元和1525万元对热板1810生产线横移车加热炉和一棒材加热炉进行蓄热式改造,降低燃料消耗。目前,公司轧钢加热炉全部实现了蓄热化。 南区煤气综合利用工程投资15904万元,建设两台130t/h煤气锅炉、两套2.5万千瓦发电机组及相关配套设施,利用富余高炉煤气发电,减少放散损失,2007年9月已投入运行。 他们实施了煤气系统综合改造工程,投资6226万元建设高、焦煤气柜,提高煤气系统的缓冲能力及煤气回收量;投资702万元,改造并建设煤气管网,合理调配煤气资源,满足生产需要。 煤气系统的技术改造为确保轧钢生产使用、锅炉多发电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煤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了放散煤气对环境的污染。2007年,公司焦炉煤气实现不放散、高炉煤气放散率3.6%、转炉煤气回收量80.3m3/t。 充分利用高炉煤气余压余能提高企业自发电量。目前,公司共有11座高炉配备了TRT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8.2万千瓦;2007年发电3.2亿千瓦时。拥有全燃煤气热力发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达16万千瓦,2007年发电8亿千瓦时。 提高余热利用水平,降低工序能源消耗。炼焦5号、6号焦炉干熄焦工程顺利达产达效,回收红焦显热产生蒸汽发电,2007年发电量达到0.69亿千瓦时,吨焦发电26.6kwh/t。 在余热蒸汽利用方面,他们通过对转炉烟罩蒸汽系统提压及蒸汽管网进行改造,实现了炼钢、烧结、轧钢余热蒸汽资源的充分利用。他们开展钢坯热送、热装攻关,提高轧钢生产水平,大幅度降低了轧钢加热炉煤气消耗。 大力抓好节水工作,降低新水消耗。2007年,他们投资600万元,对老区废水深度处理工程进行消缺完善,到6月份全部达产,小时减少外排废水800吨,年少外购新水700万吨。 2007年,吨钢新水耗量、吨钢废水排放量分别完成3.99吨和0.92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完成95.44%,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治理力度。2007年,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对老污染源进行了重点的治理,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形象,为职工创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2007年1月,完成了一钢轧厂二次烟尘深度治理工程,改善了转炉厂房冒红烟的现象,减少烟尘排放量3000吨。 实施炼焦制气厂1号—4号焦炉装煤、出焦地面站除尘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投入使用,年可削减无组织烟尘排放量1000吨。 在炼铁北区建设长800米、高16米的挡风抑尘网。2008年3月底完工,每年可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量1000吨。 投资480万元,对一钢轧厂1号、2号150吨转炉的文氏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减少无组织烟尘排放量。 2007年,公司共投资3.23亿元,用于节能减排项目,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使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取得了新突破,出色完成了年度目标。 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主要能耗指标和环保指标的考核力度。2008年,公司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单位的业绩考核范畴,安排部分节能减排奖励资金,用于相关技术攻关的奖励。同时,公司将对指标完成较差的单位和各种浪费能源及污染环境现象加大处罚力度。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以唐山市委组织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唐钢通过深入开展学教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唐钢党员干部及广大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初步破解了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难题,创新了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了发展理念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最终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解放,增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形成了建设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共识。 面对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的时代潮流,面对河北省委对唐钢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要求,面对唐山市委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特别是唐钢集团公司提出到到2010年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宏伟目标,唐钢人感到,唐钢一些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运用上还有一定差距,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拓宽;企业执行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是要冲破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体制束缚,狠找差距、再定措施,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能力和战略思维。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大一点,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企业的发展。 根据冀东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现状和唐山市未来生产布局向沿海推进的思路,唐钢将在下步发展中实施新的战略布局,具体概括为“四点一线”,即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做亮公司老区、唐钢乐亭临海新区、不锈钢新区、唐钢司家营循环经济区;采取差异化、专业化战略,对迁曹铁路沿线地方钢铁企业进行选择性整合。实施“四点一线”发展战略需要唐钢广大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精细意识。为此,唐钢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公司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他们结合实际,明确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公司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针对因循守旧、思想和体制机制束缚、创新氛围不浓等问题展开讨论。二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紧迫感不强、进展不快的问题;针对当产量、成本与质量、品种、规格发生矛盾时,往往偏重于产量和成本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忧患意识不强的问题;针对只看到优势和成绩,不能充分认识公司的劣势和潜在的竞争危机,要树立不进则退、小进亦退的意识。四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的问题;针对本位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展开讨论,树立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五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针对管理体制、选人用人、考核评价、决策机制、工作落实、监督问责等展开讨论,积极探索建立集中管控下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六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针对公司人才现状和今后发展需求,认清制约环节,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解决好发展中的人才问题。七是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全局观念和系统优化意识不强的问题展开讨论,充分认识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八是深入思考如何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工作会议精神,参与集团钢铁业整合,确保集团钢铁业整合顺利进行。 唐钢上下围绕上述问题,紧密结合单位、个人的工作思想实际开展讨论,破除旧观念,确立新观念,找到新对策,制定新举措,以全面推进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建设。 认清责任科学发展 为建设幸福唐山做贡献 作为国有企业,不仅要为国家创造财富,还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既要对职工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唐钢集团搞好生产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他们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承担社会责任。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建设经济强城做贡献。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日前,唐钢召开的二十一届职代会二次会议通过了《唐钢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公司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打造石油管材用钢汽车增强结构件用钢等热轧板生产基地、冷轧精品板基地、金属制品专用盘条生产基地、国内外知名的建筑钢筋生产基地、矿用型钢铁塔用角钢船用角钢生产基地。 加快延长产业链,全面提高现有钢材产品的深加工效益。加快延伸唐钢老区产业链,开发生产汽车板、酸洗板等冷轧产品,冷轧硅钢板、棒材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以镀锌板、彩涂板为原料的屋面板、装饰板及包装用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延伸规模外产业链,在唐钢乐亭临海新区建设大口径焊接钢管、船用钢板、钢结构产品的钢材深加工基地;与下游厂商合作,以多种投资方式进入关联产业,参股建设造船厂、集装箱厂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基本不增加能源资源消耗、不增加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对此,唐钢人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自觉性。十五期间,唐钢累计投资近20亿元,加强环境治理,使烟、尘及有害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环保指标完成较好。但距科学发展观要求,距“四城”建设的任务以及老百姓的愿望,差距还很大。因此,结合公司下步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一五”末三年内,唐钢要继续下力量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在节能方面,唐钢投资16.17亿元,建设燃气轮机发电、炼铁北区高炉煤气综合利用、烧结机环冷余热发电等11项大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强化煤气回收再利用工作,确保焦炉煤气放散率为零、高炉煤气放散率在1%%以下;进一步强化余热余能综合利用,使炼钢轧钢蒸汽利用、干熄焦发电、炼铁高炉炉顶余压发电、烧结环冷余热发电等节能创效重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在环保方面,唐钢投资7.46亿元,加快建设炼焦焦炉干熄焦、炼铁料场及炼焦煤场防风抑尘治理、自用焦炉煤气脱硫处理、炼铁厂烧结机脱硫、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二钢轧转炉除尘系统改造等9项较大环保治理项目,每年消减烟粉尘排放量6000吨、SO2排放量13200吨,确保完成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排放总量指标。他们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设备,逐步淘汰3座400立方米级的高炉和3台60平方米烧结机。 在考核方面,实行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和评分挂牌制,将环保指标纳入各单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全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抓环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008.6.18日,来源消费日报B4版,作者:郑戈 贡力 ) 责任编辑:孔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