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政府为民办实事发展纪实 陈天生 杜建民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家具品牌琳琅满目,风格流派纷呈,绘就出一张绚丽的“家具王国”名片。目前,大岭山的家具产品90%用于出口,每天约有200多个货柜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大岭山家具不报价,国际家具就定不了价”的说法。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香港半岛酒店、北京东方广场、上海波特曼酒店,这些五星级酒店看似毫无关联,实际有个共同点,他们所用家具都来自东莞的小镇——大岭山。2007年7月,中国家具协会对“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进行3年一度的复审。大岭山以家具年出口总值超21.5亿美元,连续11年蝉联全国乡镇家具出口第一名,“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牌匾在大岭山依然闪闪发光。大岭山镇党委书记梁荣业表示,今后,大岭山将通过延伸家具产业链条发展第三产业,扶植外资企业做强民营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具流通模式,特别要开拓国内市场,促进“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向“中国家具第一镇”的转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称:“大岭山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家具出口第一镇,对全国家具出口都有标杆意义。” 亚太地区最大家具生产基地 大岭山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家具制造基地。目前,全镇320多家家具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企业有220多家。其中,拥有上市公司3家、投资超亿元企业19家、超5000万元28多家。大岭山的家具是外向型的,90%%以上的家具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继“中国家具出口重镇”、“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后,2006年,又被广东省评为“家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从贴面(料)、白身、细作、到油漆、烘干、包装,整个生产过程都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大岭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家具设备博览会。大岭山家具企业台升厂的年生产能力达2亿台套,每天的出口产品达数十个货柜。民营企业富宝家具的年生产量超1万多套。振德家具每月出口货柜450个。全球最大的木制百业窗帘和气窗的生产厂家柚隆木业有限公司拥有德国最先进配料设备、1000米双叠涂装吊线、往复式自动喷图机器及UV滚涂设备,每天生产成品帘3000套,半成品100个立方米。随着与之配套的化工、五金配件、木材加工等一批企业的兴起,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成了当地的优势。东莞台商投资协会会长郭山辉这样评价:“大岭山家具产业链最为完善,目前全球绝无仅有。” 在这里,有全球销量最大、年出口4亿元、利润1.2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阿克苏诺贝尔涂料生产商,有全球拥有80多个经营点的著名家具涂料供应厂商美国丽利涂料生产厂以及日本销量第一的大宝涂料生产厂;还有华南地区最大的木材供应市场吉龙木材市场。该市场投资7000多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商铺总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设有标准商铺1200余间,以及50000平方米仓库,专门采集全国,乃至世界名优木材。 据统计,大岭山家具在海内外各大展览会上获得奖项、产品认证超过300多项。其中像运时通家具、富运家具、富宝家具、大宝家具、明辉家具等均摘取多项金奖。美国著名的第二大家具零售连锁店环美家具、国内著名的“富兰帝斯”、“蒙特卡罗”、“皇庭世纪”等著名品牌均产于大岭山。国内外著名家具品牌已超过100种。产品获“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有60多家。 大岭山镇党委书记梁荣业表示。大岭山正撤并和淘汰一批污染型、规模小、效益低的工业项目,腾出空间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整合全镇的闲置土地,提高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由“招商引资”向“择商引资”转变,有选择性地重点引进高端电子科技产业项目、研发项目,推进产业高级化、规模化和适度重型化;以高标准建设浪尾埔新城市中心区、南部物流园、民营创业园为契机,以发展物流业为龙头,带动全镇商贸、金融、餐饮、文化教育、娱乐产业发展。该镇已建成了4000多亩地家具工业园,吸引振德家具、宏森家具等一批企业落户。 拓展多种家具流通 扶植民企做大做强 该镇在致力于扶持外资企业与做强民营企业相结合方面,重点培育和发展了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如台升、金石等大型企业;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上市;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合并、并购,尤其加强对是受反倾销影响大的中小企业,优化人力资源、扶持和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合并做大做强。该镇力争用5—10年整合成几家上规模上档次、能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大企业,实现家具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发展,建立以“精、强”型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家具企业结构。扶持和引导家具业形成产供销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我国每年约有10%的家庭,需要装修、更换家具;约有1000万个新组家庭需要购买新家具。宾馆、办公楼的建设、装修和改造对家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该镇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在满足中低档多数人群消费的同时,多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重,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多开发有特点的产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大岭山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海外经销商,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经销网络;引导内销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经销网络,发展品牌专卖店、连锁店和特色经营店,并充分利用现代资讯技术开展在线交易,建立系统的、完整的、成熟的市场网络,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具流通模式。 调整产品结构 规避反倾销 近两年来,一方面欧美等国家经济发展放缓,个人消费能力下降和市场容量收缩,反倾销频繁发生;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降,以出口为主的大岭山家具业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外销经贸越来越难做,已经成为很多家具企业主嘴边的口头禅。据了解,有一家木业公司,是大岭山的一家中型企业,年出口额约为1亿元人民币。进入2007年以来,这家企业老板看到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就发愁,其实从2006年开始就感觉到了企业的利润在下滑,进入2007年尤其明显。这家企业的经销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和英国。由于生产的家具是餐厅系列,虽然表面上免去了美国反倾销的压力,但是当公司想做卧室家具(涉及美反倾销的敏感产品)时,由于高达198%%的惩罚性反倾销税,即使有订单找上门也只能放弃。“目前,餐厅家具也不好做。因为大岭山一些受到反倾销影响的企业,也开始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导致本地餐厅家具的竞价越发激烈。”张老板说。 除上述微观市场因素的影响外,从整个宏观层面上看,劳动力成本增加3%%、人民币升值预计增加6%%的成本,还有出口退税对来料加工企业的影响,成本起码增加了8%%。他们企业今年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至少要增加17%%。 由外销为主 向内外兼销转变 在市场环境条件下,只依靠外销一条路容易出问题;同样,把目前稳定的外销业务撤离掉也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企业在稳固外销业务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打开内销渠道,为企业未来的转型埋下伏笔。当前出口受阻对国内家具市场的冲击不可忽视。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房屋建设面积的加速增长、酒店和写字楼建设面积的迅速扩大,以及人们对家具品牌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内家具需求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家具业生产者特别看好立足东莞本土辐射周边区域的家具市场。 据东莞房协日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1—9月,该市共批准预售面积547.116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预售量达489.3527万平方米,批准预售量明显呈现上升趋势。1—9月,销售总面积达322.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总面积达299.47万平方米。因此,未来的东莞家具市场将更加庞大,特别是中低档家具市场。此外,对宾馆、饭店、普通家庭家具的更新换代、新建的宾馆饭店的快速增加,对添置家具的需求、现代化办公写字楼及原有的办公场所等都需要大量的办公家具供应。 展示品牌实力 满足消费需求 大岭山镇政府面对市场格局的变化,及时出台了《大岭山镇领导班子成员与重点民营企业挂钩帮扶方案》,针对该镇的民营家具企业进行挂钩帮扶,重点扶持这部分企业做大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正倾力打造首家出口家具品牌博览中心,以满足当地外销企业在其中展销出口品牌,实现内外兼销转型的需求。大岭山镇民营经济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黎炳坤表示,大岭山是“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成就了一大批企业在外的威名。然而,这些企业大多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东莞,乃至国内的消费者却不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具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发挥。 黎炳坤表示,家具出口品牌博览中心的建设对大岭山的家具业有诸多利好:有利于完善大岭山镇家具产业链条,填补家具产品在内展销方面的空档,为家具企业搭建一个展示自身产品成果的平台,从而提升家具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家具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发挥;有利于引导家具企业规范化经营,使家具行业进入良性的竞争局面。据了解,筹建已接近尾声的出口家具品牌博览中心经营总面积近7万平方米,可容纳300家家具企业品牌;目前已经引进的有元宗、皇庭世纪、迪梦娜、爵玛仕等近100家知名品牌。 优化人居环境 创建卫生城市 东莞市大岭山镇把环境卫生整治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卫生镇和广东省绿色名镇。近三年,镇、村二级共投入1.6亿元用于城镇规划、路网建设和卫生整治。其中镇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使全镇的农村环境卫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投入1.6亿元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资金中,该镇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对镇中心区进行新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完善城市功能;邀请国家城市规划专家,按照“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纲要,以建设“生态绿城”为目标,重新调整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和谐发展的城市蓝图。 二是用于完善“创建省卫生镇”的设施设备,先后建设了环城大道、西正东路、东纵路等道路,加强对街道内排污排水的改造;镇中心区建有二类以上水冲式三格无害化公厕6间,垃圾收集站3间;还有2间公厕和垃圾收集站已投入使用。为了鼓励农村改善卫生环境,搞好爱国卫生,该镇还积极实施财政补贴,给予市镇欠发达村25万元、其余村12万元的创卫专项资金。 在设备建设方面,该镇添置了一批环卫设备,现有垃圾运输车11台,洒水车7台,吸粪车、推土机各1台,还有一批垃圾收集车。在城区主要街道新增垃圾果皮箱900个,每50米设置一个,基本满足了垃圾投放的需求。 三是用于对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的绿化,完成了对文化广场、大岭山公园、石大路、连马路、厚大路、东纵路、南一路、湖畔工业园等区域的绿化工作。该镇积极完善五个重点绿化工程:莞长路大岭山路段绿化,面积14.7万平方米;水源森林改造,保绿面积266.8万平方米;厚大路大环村路段山体石场复绿,面积达40万平方米;环城大道绿化,面积为3.8万平方米;大岭山辖区内森林公园道路、登山道两旁的植树、绿化,面积达26.4万平方米。各村(社区)也按照镇的统一部署,完成了辖区内工业园、乡村道路、小公园、草坪以及闲置地的复绿、添绿。现在,镇中心区绿化总面积达109.2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6.1%%,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绿地面积为5.5平方米。 务实为民办实事 十件大事得民心 2007年度,大岭山镇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要求,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该镇各项事业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十件民生大事基本完成,使该镇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一是群众就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特别是摩的司机的转型就业取得较大成效。2007年1—10月份,落实培训登记1004人,成功组织参训962人;落实求职登记1005人,成功推荐就业599人,发放各类补贴申请1981人(份)。二实施了由镇、村两级分担农民医保费用的政策,将全镇医疗保险档次由目前的A级提高到B级,最低生活保障从原来的300元提高到400元。全面完成临困户的审核工作,使低保户和临困户的保障金按时分月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2007年11月,由该镇财政出资251.3万元,为该镇4.2万名常住人员购买20种重大疾病的保险,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治病难”的问题。三是村级道路硬底化、路面水泥化基本实现。四是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得到解决。五是加大慰问、救济工作,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问题;推进“三级办学”向“二级办学”转变工作,开始实行免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六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秩序,完善劳动合同签订,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逃匿行为,使员工合同法权益得到保护。七是水管道改造工程铺开,保障农村发展中对水的需要,投资1381.1万元,实施道路通水扶贫项目27项,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八是开展全镇水利整治工程,逐步消除内涝现象。九是完善公共交通,已经投入400多万元,新增公共汽车12辆;投入40万元,对该镇75辆公交车翻新换装;投入210万元,建设公交车亭40个,站牌88个。“公的”的投放工作顺利推进,有70辆“公的”已投放市场运营;十是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农贸市场全面合格。 政府出资投保险 居民疾病有靠山 大岭山镇政府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东莞分公司签订合约,以实名制的方式为该镇全部41889位户籍居民投保20种重大疾病保险。大岭山镇所有居民只要初次发生,经专科医生确诊患有保险合约所指的失明、严重头部创伤、瘫痪等20项重大疾病,均可享有重大疾病保险金。被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最高为5万元。此前,东莞市曾有部分镇的村(社区)为该村(社区)居民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但为全镇所有户籍居民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大岭山镇此举在东莞市尚属首创。该镇镇长胡浩举表示,镇政府每年投入251.3万元,人均60元/年,为全镇所有户籍居民投保重大疾病保险,拓宽了该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据悉,大岭山镇与中国人寿东莞分公司合约规定的20种疾病是指被保险人发生符合一定条件的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它涵盖了重大疾病的大部分范围,具体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置换术、严重恶性肿瘤、多发性硬化、慢性肾衰(尿毒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中国人寿东莞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被保险人,即大岭山镇所有居民只要初次发生这些疾病或手术,公司将按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金额的20%给付保险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