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假药案何时能查处?
发表于2007-8-25 [转发给好友] [我要评论]
来源: 点击次数:117557 |
|
|
——来自安阳市李清林5年维权投诉的见闻。一听到假冒伪劣字眼,就会被人们痛恨不已。那么药品假冒产品一旦流入市场,使人们潜在的安全隐患便形成啦。因而,从快从重、严厉打击制造、销售、伪劣假药品案,一直是各地药监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安阳市一起涉嫌数十万元的假药大案,历时5年之久,至今无人处理。 吉他霉素片药物竟神秘从药厂运销 河南安阳市原平原制药厂销售人员李清林介绍说,1992年他负责平原制药厂,在贵州地区的供货业务。1999年8月,按照供货合同,平原制药厂向贵州市场发去了一批“吉它霉素”药物,谁知这一次药品却出现了大量的破片现象,贵州经销商反映强烈。 对于李清林投诉的反映,电话采访了时任贵州市大集医药公司经理吴文生。他说:“进了安阳平原制药厂的这批假药之后,许多客户都不和我们来往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们也发现过他们的产品有一些质量问题,但是这次出现的情况更为严重,这几年我们对河南药厂的产品基本不进。” 据调查,在这次原“平原制 药”厂,发往贵州的“吉他霉素”药品,共计200件400万片,其总价值约20多万元人民币。李清林在经销商的强烈要求下,到销售药品医药公司、医院查看,发现药片全是破片,便立即将此情况向厂里副厂长高学文作了汇报。 高学文说,单位有困难,你先拿几万块钱,凭你的老关系和货款去解决,李清林一再要求厂里应先垫一些钱,可厂里只拿了5000元。为了平息事态,李清林只好从家里和朋友处借了4万多块钱,又到贵州协调此事。 假冒药品流向社会来源何处? 经过多方协调,李清林终于将事态平息了下来,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李清林回到安阳市,向平原制药厂提出要求化验查明药品破片原因,该厂化验室负责人魏军看到李清林所提供的药品样品说:“这就不是咱平原药厂生产的,你化验什么?”。 李清林不明白,这明明是从平原制药厂里送的货,到头来厂方反而不认了这笔帐,这更令李清林大惑不解。为进一步辨别药品的真伪,李清林再三请求下,于2001年1月12日,平原制药厂才对这些货物进行检验。 结果是:这批吉它霉素的溶出度和药物含量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将这批碎片药品与平原制药厂的同一批次的吉他霉素,进行比对时又发现,送往贵州的吉他霉素其铝塑板上的批号和厂方的药品留样也完全不符。 李清林带着相关证明材料,开始向安阳市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可事情的进展,远远不像李清林想象的那样顺利。李清林总是在想,假冒药品流向社会,源头何在?于2000年10月份,平原制药厂在以组织名义和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写给安阳市委的汇报材料中,曾认定这批药品是该厂生产的。但是到了2002年7月份,当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把此案移交给安阳市公安局处理时,不知什么原因,该局却不再承认这批药品是平原制药厂生产的了。 安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刘端方介绍说:“2000年10月13日,我局接到了市委转来了李请林反映《关于平原制药 厂吉它霉素片质量问题》的材料,马上就安排人员进行了初查,当时也感觉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之后又于2002年6月27日立案,经调查多次还是糊里糊涂,因为关键东西都取不到。” 安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伟在介绍情况时说:“作为一个案件,举报人或当事人,应该提供一些对案件有价值的证据。如:销售药品发票,销售记录及销售的一些情况材料。而李清林一直没有提供这些相关证据,所以至使案件进展的不顺畅。” 举报人李清林则认为,作为举报人他已经提供了化验证明、运输货单清单、以及当时负责生产的副厂长高学文等相关材料。至于如何调查处理,应该是药监局和执法部门的事情。鉴于案件查处受阻,李清林随后又将这一案件反映到了安阳市委、市政府。由于假药数量多,涉案金额大,安阳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责成安阳市药监局尽快查处。2002年7月25日,安阳市药监局经过对药品的进一步检验,将这一事件,定为一起由生产、销售、假药的大案。而实际呢?案件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坚信不移的5年举报。李清林屡数写举报材 料,向药监局反映,但安阳市药监局稽查大队副队长刘端方却说,我局认为此案关系重大便移交到了市公安局,公安又退了回来。我们主观上是真想把它查下去,但是没法下手了,原因是关键人物高学文找不到。作为安阳市药监局稽查大队以找不到人为由,使这个案子一拖再拖长达5年之久。 这个案办不下去,因为没东西。光靠几份材料问人家啥!人家都不承认。很复杂,在哪个环节上是谁捣的鬼?都不知道。这个案子药监局都办不下去,后才移交给公安机关去办理。 难道真的找不到高学文使案子无法侦破吗?李清林拿出了一份安阳市药监局,2002年2月5日《关于李清林反映问题再次进行协调情况的汇报》材料,在材料中看到,在2002年1月9日、25日和29日监督局先后3次与高学文协调此事。 安阳市药监局,以找不到人为由,使这个案子一拖就是5年之久。直到目前,这桩已经定性为涉 嫌制售假药的大案,仍然没有任何进展。5年多来,举报人李清林为讨要一个说法,也一直没有停止向有关方面反映,曾向安阳市医药监督管理局、安阳市委、政府多次反映得不到解决,随后又向河南省医药监督管理局、国家有关部门等多次反映,也曾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责成安阳市医药监督管理局负责查办。但安阳市药监局,却把这一假药案推了5年之久。这不仅使李清林蒙受了巨大损失,还丢掉了他在贵州从事医药工作的饭碗,更严重的是让他一直背上了一个卖假药的名声。 李清林反映说,国家在大力提倡并实行对假冒伪劣药品举报有奖的政策同时,作为市医药监督的执法部门,不但不对他这个举报者进行保护,反而对他进行打击。李清林在去药监局询问调查情况时,被该局工作人员打伤,李清林手里拿着两份由安阳市公安局法医门诊部轻微伤鉴定意见,作为法医证明。 为什么对一起涉嫌数十万元的假药大案,历经5年多的时间,竟没有一个行政或执法部门的查处结果,这不能不令人费解和联想。对那些涉嫌制假人员,至今为什么还逍遥法外,对那些流入市场的假冒、伪劣药品,将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从这个事件中,希望相关部门能引起高度重视,尽早还投诉人一个维权心愿。 对此,将继续关注。(孔子林) |
|
|
|
|
|
|